4006-613-615
新闻资讯

行业动态

气体检测仪:如何在复杂环境中保障呼吸与作业安全

作者:万安迪

发布时间:2025-08-08

访问量:7

  气体检测仪真的只是“检测”这么简单吗?

  在矿井、隧道、化工厂、船舶舱室、实验室,甚至日常的锅炉房和地下管廊中,气体检测仪几乎是安全标配。

  它的作用并不只是“显示一个数字”,而是提前预警、指导防护措施、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。

  然而,很多人对气体检测仪的理解还停留在“能测某种气”这一步,忽略了它背后涉及的检测原理、环境适应、使用规范、维护保养等综合因素。

  那么,气体检测仪到底能做什么?不同类型之间有何区别?在高温、高湿、低氧、粉尘多或干扰气体复杂的现场,它又该如何稳定工作?

  一、气体检测仪的作用与重要性

  1、生命安全保障

  检测可燃气体浓度,防止爆炸;

  检测有毒气体(如CO、H₂S、NH₃、Cl₂等),防止中毒;

  检测氧气浓度,防止缺氧或富氧风险。

  2、作业条件监测

  对密闭空间作业、动火作业、受限区域施工,提供实时气体数据支持。

  3、事故预防与应急

  当气体浓度接近危险值时,自动触发声光震动报警,提示人员撤离或采取措施。

  4、环保与法规符合

  某些行业需满足安全生产标准、环境排放标准,气体检测数据也是合规的证据。


便携式氧气探测器.jpg

  二、气体检测仪的常见分类

  1. 按检测气体类型

  单一气体检测仪:只检测一种气体(如便携式氧气检测仪、可燃气体检测仪)。

  复合气体检测仪:一次检测多种气体(常见 4 合 1:O₂、可燃气体、CO、H₂S)。

  2. 按检测原理

  催化燃烧式:用于可燃气体,反应快,但怕硅化物和铅中毒。

  红外式:用于可燃气体和 CO₂,抗干扰强,不消耗氧气。

  电化学式:用于有毒气体和 O₂,灵敏度高,漂移低,但寿命有限。

  光离子化(PID)式:用于 VOCs 检测,响应快、范围宽。

  半导体式:成本低,适合粗略检测,但精度和选择性差。

  3. 按使用方式

  便携式:适合个人防护,佩戴在胸前或腰间,实时报警。

  固定式:安装在厂区、管廊、储罐周围,24 小时监测。

  泵吸式:通过采样泵主动吸入气体,可远程采样。

  扩散式:依靠气体自然扩散到传感器表面,结构简单。

  三、核心性能指标

  检测范围:需覆盖现场可能出现的最低和最高浓度。

  分辨率:最小可分辨的浓度变化,决定了检测精细度。

  响应时间(T90):从接触气体到显示 90% 实际浓度所需的时间。

  精度与重复性:在多次测量和不同条件下保持一致的能力。

  防护等级:IP65~IP68 不等,应根据现场粉尘、雨水情况选择。

  防爆等级:确保在可燃气体环境中不会成为点火源。

  温湿度适应范围:特别重要,极端环境下可能导致读数漂移或传感器损坏。

  四、环境对气体检测仪的影响

  1. 温度

  高温可能加速传感器老化,影响反应速率。

  低温会减慢反应,延长响应时间。

  突变温差易产生冷凝水,导致短路或读数异常。

  2. 湿度

  高湿或冷凝会堵塞气路,影响气体进入传感器。

  电化学传感器内的电解液可能被稀释或蒸发。

  3. 压力与流速

  有些检测原理(如催化燃烧、电化学)对气体分压敏感,高海拔或负压环境会引起读数偏差。

  4. 干扰气体

  不同传感器可能对非目标气体有交叉响应,造成误报或漏报。

  五、如何正确使用气体检测仪

  开机前检查

  电量是否充足;

  外观有无损坏;

  滤网、进气口是否畅通。

  预热与自检

  部分传感器需预热 30 秒~几分钟,确保稳定。

  自检包括显示屏、报警器、振动器等功能。

  校准与功能检查

  定期用零气体(如氮气)和标准气体进行零点和跨度校准。

  每日作业前进行“撞击测试”(bump test)。

  佩戴位置

  根据气体密度选择佩戴高度(可燃气体比空气轻→高位,比空气重→低位)。

  便携式应放在呼吸带高度。

  作业中

  保持进气口畅通;

  不要用手堵住或用脏布擦拭传感器口;

  发现报警,先撤离再分析。

  作业后

  关机前在清洁空气中运行一段时间,排出残余气体;

  擦拭干净并充电备用。

  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

  开机即报警

  可能是现场浓度超限、传感器零点漂移、或传感器寿命到期。

  先移到清洁空气处判断,再做校准或更换。

  读数漂移大

  检查环境温湿度、气路是否堵塞,必要时更换滤芯或传感器。

  响应迟缓

  传感器老化或被污染,气体扩散受阻。

  假报警

  干扰气体或电磁干扰所致,需优化安装位置或更换检测原理。

  七、维护与保养

  日常

  每次使用后清洁机身,保持进气通道畅通。

  记录每次检测数据和报警情况。

  定期

  校准周期一般为 30~90 天(根据厂家建议和使用环境调整)。

  检查外壳、防爆标识、接地情况。

  更换耗材

  滤芯:1~3 个月更换一次或视污染情况而定。

  传感器:电化学 1.53 年,催化燃烧 25 年。

  八、选购建议

  确定检测气体种类与范围

  现场风险评估决定单一或复合型选择。

  匹配检测原理

  可燃气体多选催化燃烧或红外;

  有毒气体多选电化学;

  VOCs 选光离子化。

  关注适应性

  防护等级、防爆等级、温湿度范围。

  考虑人机体验

  显示清晰、按键易用、报警明显。

  售后与配件

  标气、滤芯、传感器的可获得性和价格。

  气体检测仪是安全生产中极其关键的一环,它的价值不仅在于“能测”,更在于能测得准、能及时报警、能适应环境、能经得起长时间稳定运行。

  无论是个人防护还是企业安全管理,都应该科学选型、正确使用、定期维护,让它真正成为作业人员的“空气安全卫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