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6-613-615
新闻资讯

科普内容

氧气检测仪:空气里的那一点“差别”,为什么必须量出来?

作者:万安迪

发布时间:2025-11-24

访问量:1

  工作现场的氧气浓度到底要不要专门检测?只要有通风,是不是就一定安全?氧气检测仪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探头或便携仪表,却经常被列为矿山、化工、有限空间作业的必备装备,它真正起到的作用远不止“看看数字”这么简单。

  一、氧气检测仪是什么,它在测什么?

  氧气检测仪,顾名思义就是实时测量环境中氧气浓度的仪器。常见的显示方式是体积分数百分比(%Vol),或换算为 ppm 值,用来判断当前空气是否处于:

  正常范围:约 19.5%~23.5%

  缺氧风险:低于 19.5%,作业人员可能头晕、乏力,严重时窒息

  富氧风险:高于 23.5%,可燃物着火概率和燃烧速度大幅提升

  从安全管理角度看,氧气检测仪既用于防止缺氧窒息,也用于控制富氧引发的燃烧和爆炸危险,是很多气体监测系统中的基础通道。

  二、不同类型的氧气检测仪,内部原理并不一样

  虽然外观相似,但氧气检测仪内部传感器技术可以分为几大类,不同原理的探头适用场景和特点差别很大。

  1. 电化学式氧气传感器

  这是工业便携式和固定式氧气检测仪中应用最广的一类。

  基本原理:利用氧气在电极/电解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,产生与氧浓度成比例的电流信号。

  优点:体积小、响应快、分辨率高、功耗低,适合便携仪表和在线监测。

  局限:

  寿命有限,一般 1~2 年左右,需定期更换;

  对温度、湿度有一定敏感,需要补偿;

  过高浓度或有毒气体冲击可能造成中毒或损坏。

  对大部分普通厂房、有限空间作业区域,电化学式氧气检测仪已经足够胜任。

  2. 顺磁式氧气分析仪

  氧气分子具备顺磁性,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,顺磁式氧气分析仪正是利用这一物理特性。

  基本原理:在非均匀磁场中,含氧气的气体流经测量室,氧浓度变化会导致气体力矩变化,通过光学或电学方式检测出这个变化,从而换算出氧含量。

  优点:

  精度高、稳定性好;

  几乎不消耗氧气;

  适合连续在线分析。

  典型用途:大型锅炉、燃烧控制、工业炉窑尾气监测等,需要长期稳定监测的场合。

  3. 氧化锆(锆氧)氧量分析仪

  在高温燃烧控制中,氧化锆探头非常常见。

  基本原理:利用稳定氧化锆在高温下对氧离子的导电特性,形成类似“氧浓差电池”的结构,参考气和被测气氧浓度差产生电势差,从而计算浓度。

  优点:

  高温条件下工作稳定,响应快;

  不需要额外试剂,维护相对简单。

  适合场合:锅炉、窑炉、燃烧控制系统,特别是在高温烟气管道中直接插入使用。

  4. 光学类与其他特殊型

  此外,还有基于荧光猝灭、红外吸收、光声效应等原理的氧气分析技术,多用于实验室、医疗或特种场合,对精度、响应时间、气体成分干扰有特殊要求时会采用。

ScreenShot_2025-11-24_181601_033.png

  三、氧气检测仪具体用在哪些场合?

  1. 有限空间作业与应急救援

  典型的有限空间包括:

  地下管廊、污水池、沼气池

  储罐、船舱、地窖

  封闭设备内部维修空间

  这些场所通风条件差,可能存在:

  氧气被其他惰性气体置换造成缺氧;

  腐败或化学反应消耗氧气。

  进入前和作业过程中,必须通过氧气检测仪确认浓度在安全范围内,并配合有毒有害气体检测,避免“看似正常”的空间里藏着缺氧陷阱。

  2. 化工、冶金、气体站等危险场所

  在化工厂、氧气站、氢气/天然气储配站等区域,存在大量可燃物和氧化剂:

  氧浓度偏高时,易燃物的点燃能量降低,火灾爆炸风险增大;

  氧含量的微小变化,可能反映系统泄漏或工艺波动。

  固定式氧气检测仪往往被布置在关键节点,作为联锁保护和报警信号源之一。

  3. 锅炉、窑炉和燃烧系统

  对燃烧装置来说,氧气检测并不是为了保护人员,而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、降低能耗与排放:

  通过监测烟气中残余氧浓度,实时调节一次风、二次风;

  把氧浓度控制在合适范围,既保证燃烧完全,又避免过量空气造成热损失。

  在这种应用中,多见顺磁式和氧化锆氧量分析仪,常配合 DCS 系统实现闭环控制。

  4. 医疗、实验室与环保监测

  在医疗氧舱、呼吸机、麻醉机等设备里,氧气浓度的监控直接关系到病人安全;实验室中,各类气体混配、培养箱、反应装置也依赖氧气检测仪把控环境条件。

  环保监测中,则通过氧含量修正排放浓度或计算烟气过量空气系数,辅助判定污染物排放情况。

  四、选购氧气检测仪时,要看哪些指标?

  1. 测量范围与分辨率

  常规安全监测:0~25%Vol 或 0~30%Vol 即可;

  燃烧控制或工艺分析:可能需要 0~5% 或 0~100% 的量程。

  分辨率越高,在靠近报警点的变化就越敏锐,有助于提前发现异常。

  2. 防爆等级与防护等级

  在有易燃易爆气体存在的区域,必须选择符合相应防爆型式(如隔爆、本安等)的氧气检测仪;

  室外或粉尘多环境,需关注 IP 等级,保证防水、防尘性能。

  3. 响应时间与恢复时间

  有限空间作业、泄漏报警等场合,对响应速度要求较高,通常会关注 T90(达到真实值 90% 所需时间)指标,以便迅速采取措施。

  4. 输出方式与系统兼容

  独立使用:便携式氧气检测仪,主要看显示清晰度、报警方式、电池续航;

  系统集成:固定式探头需支持 4–20mA、RS485 或总线通讯,便于接入 PLC/DCS/消防系统。

  五、氧气检测仪安装与使用中的关键细节

  即便设备本身性能优秀,如果安装、使用不规范,监测结果也可能“偏离现实”。

  1. 安装位置要结合气体特性和工况

  氧气略比空气重,但在大多数常温常压环境中,扩散较快,通常按空气流向、人员活动高度来布点:

  对人身安全而言,探头高度一般接近呼吸带(约 1.5 m 左右);

  高温烟气或强对流环境,要考虑气流路径和滞留区,避免“盲点”;

  便携式检测时,应在人员实际作业位置和时间段反复检测,而不是只在入口“扫一眼”。

  2. 避免强腐蚀、强粉尘和水汽直接冲击

  电化学氧气探头对强酸碱蒸气、溶剂蒸气敏感,容易性能漂移或损坏;

  水汽、冷凝水直接进入探头,会影响响应甚至导致短路;

  粉尘较多场合建议配合防尘过滤和防护罩,并定期清理。

  3. 合理设置报警点和联锁逻辑

  针对缺氧:常见低报点可设在 19.5%Vol 左右,高报/二级报警可以根据工艺要求适当下调;

  针对富氧:一般在 23.5%Vol 左右设置报警点;

  与风机联动、阀门切换、断电停机等联锁动作,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和模拟测试,避免误动作导致工艺冲击。

  六、校准和维护:氧气检测仪并非“一劳永逸”

  很多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到,氧气检测仪“带了但没用好”“多年未校准”,这恰恰说明维护的重要性。

  1. 定期标定,保证准确度

  电化学式氧气探头建议至少半年一次,用标准气体(如 20.9%空气、特定浓度标气)进行零点和量程校准;

  顺磁式和氧化锆式虽然长期稳定性更好,但同样需要按厂家建议周期做校验。

  校准频率还与使用环境有关:高温、强腐蚀、频繁冲击的场所,适当缩短间隔更稳妥。

  2. 注意传感器寿命和更换

  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存在“消耗型”问题,长期使用后输出逐渐衰减;

  便携式仪表要留意开机自检提示、零点漂移情况,必要时更换探头;

  固定式探头可通过对比标定误差、响应时间变化判断老化程度。

  3. 做好日常点检记录

  定期做功能测试:比如用标准气体或简单“开盖暴露在空气中”确认读数合理;

  记录报警情况、维护操作和校准数据,为后期追溯提供依据;

  对可燃/有毒气体检测仪+氧气检测仪组合使用的系统,建立统一管理台账更为稳妥。

  七、常见误区:有了氧气检测仪,就一定安全吗?

  1. 把“正常氧气”误认为“绝对安全”

  氧气浓度正常,并不代表没有有毒气体或可燃气体。例如:

  一些有毒气体本身不会大幅度消耗氧气;

  可燃气体可能已接近爆炸下限,但氧气浓度看起来仍在正常范围。

  因此,在危险作业场所,氧气检测仪只是其中一个通道,往往要与可燃、有毒气体检测组合使用。

  2. 把一次检测结果当成“通行证”

  有限空间作业时,只在进入前检测一次,随后长期作业却不再复测,通风条件变化、工况变化都可能让氧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明显波动。

  更安全的做法,是持续检测或定期复检;

  长时间或高风险作业,应使用可连续显示和报警的仪表,并安排监护人员监控读数。

  3. 忽视环境温湿度对仪表的影响

  极端低温、高湿冷凝、高温辐射等都会影响传感器性能和电子线路稳定性,选型时要确认设备是否有温度补偿、防冷凝和适配外壳。

  八、氧气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

  随着数字化、物联网和精细化管理的推进,氧气检测仪也在不断升级:

  更小型、更低功耗:便携式个人报警器、可穿戴检测设备不断普及;

  更智能的系统联动:检测数据接入云平台,与视频、门禁、工艺数据联动,实现综合安全监控;

  多合一检测:氧气与可燃、有毒传感器集成在一台仪表中,减少携带负担;

  更适应极端环境:高温、高压、高腐蚀条件下的氧量分析技术持续优化。

  无论技术如何迭代,氧气检测仪的核心使命始终不变——把空气中的那一点“差别”及时量出来,让作业人员、设备和环境多一层看得见的保障。

  氧气检测仪看似简单,却是很多行业安全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。理解其原理、知道在哪些场合必须用、如何选型安装、如何维护校准,比单纯“买一台仪表”更重要。

  当正确选用并长期维护好氧气检测仪,缺氧、富氧带来的风险就能大幅降低,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也才有更扎实的基础。

推荐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