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6-613-615
新闻资讯

行业动态

氧气检测仪报警后正确的应急流程是什么?

作者:万安迪

发布时间:2025-08-09

访问量:8

  一、先做的事(不分报警类型)

  立刻撤离到通风良好处(上风口/室外),不要犹豫,不要关机当成“误报”。

  通知:对讲机/电话上报;拉响现场警铃(有的话)。

  设警戒:封控出入口,贴“禁止进入”,停止动火/切割/带火花作业。

  点名清人:确认所有人员撤出,禁止无防护盲目施救。

  辨别来源:看是个人便携报警,还是固定在线报警,并记录报警值和时间。

excd9540bh5hc1749019412.jpg

  二、低氧报警(常见阈值:≤19.5%Vol)

  目标:尽快恢复安全氧浓度,期间不让人滞留。

  A. 处置顺序

  强制通风:开启排风/送风;有惰化供气的,先关源头(氮气/二氧化碳/惰性气)。

  分层复测(用泵吸式):先上方、再中部、最后低处,持续监测到稳定。

  必须进入时(例如关阀、断源或救人):

  严格按有限空间作业票执行;

  进入人员配正压式空气呼吸器(SCBA)或长管送风,决不能用过滤式口罩;

  三人作业一人监护,设三脚架+救援绞盘等回收装置;

  监护人全程盯仪表,氧浓度如再降,立即撤出。

  恢复标准:连续复测稳定在20.9%Vol±0.5%,不少于10分钟,并记录。

  B. 救护要点

  发现人员意识差/呼吸弱:先移至安全空气区,若会操作者可给100%氧并监护呼吸循环;必要时心肺复苏并叫120。

  缺氧昏迷者移运时保护颈椎,避免二次伤害。

  三、高氧报警(常见阈值:≥23.0–23.5%Vol)

  高氧=火焰“加速器”,静电/火花都可能点燃。

  远离火源,立即停止一切动火/电气火花作业,人员撤至常氧区。

  关停氧源(氧气瓶、阀组、供氧管线),确认泄漏已止。

  自然/机械通风至恢复常氧;期间禁油污(油脂遇高氧可自燃),工具与手套保持无油。

  复测标准同上,达标后方可恢复作业;对泄漏点做点检与记录。

  四、判断“误报”的正确方式(先保守,后求证)

  在安全区用第二台已校准仪表交叉比对;必要时做标气撞击测试(bump test)。

  绝不要在可疑环境里为了“确认误报”而摘面罩/关报警。

  五、固定在线系统的联动

  报警=自动开风机/关阀/切联锁(按你们的DCS/PLC设定);

  值班员按报警单记录:时间、点位、报警级别、处置动作;

  恢复后复位联锁,并检查传感器漂移/堵塞/进水等故障。

  六、复产前清单

  ✅ 源头已封闭(惰化/供氧/泄漏点)。

  ✅ 现场连续两次/10分钟合格读数(20.9%Vol左右)。

  ✅ 通风足够、无残余危险作业(动火/喷涂等)。

  ✅ 相关票证关闭并归档,事后分析完成(原因、整改、预防)。

  七、别做这些(高频踩坑)

  ❌ 关掉报警器当没事。

  ❌ 只有一个人拿着仪器就往里冲。

  ❌ 缺氧环境里用过滤式口罩。

  ❌ 高氧区沾油手套/工具操作阀门。

  ❌ 只在入口测一次,不做持续监测。

  ❌ 忽视冷凝/进水导致的传感器“假正常”。

  八、应急口令版(记不住细节就背这个)

  “撤—报—封—通—测—判—防护进入—救—稳—复产”

  撤离→上报→封控→通风→分层复测→判断低/高氧→按防护进入→医疗救护→稳定监测→复产评估。